【彼前1:13】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(原文作束上你们心中的腰),谨慎自守,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。
我们在前一章提到太忙碌的心是反常的。另一个反常的状态是漫不经心,导致无法专心辨认出从魔鬼而来的心理攻击。
许多人任由自己的心长久四处游荡,因为他们从未使用任何原则来约束它。
无法专心的人通常都认为自己是有心理缺陷的人。然而无法专心的人,可能是由于他们经年累月地任凭己心为所欲为,也可能是缺乏维生素的征兆。维生素B能促进注意力的集中,如果你有无法专心的问题,要先想想自己的饮食是否恰当,营养是否均衡。
过度疲劳也可能影响注意力的集中。我发现当我极度疲备时,撒旦会趁机展开攻击,因为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要抵抗他是比较困难的。魔鬼要我们以为自己是有心理缺陷的人,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采取任何不利于他的行动。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对他的谎言不设防。
我有一个女儿在儿童时期就曾有注意力不能集中的问题,阅读对她而言很困难,因为注意力和理解力是相辅相成的。许多小孩、甚至有些大人都不能理解他们所阅读的内容。他们的眼睛虽然看着字,心里却不是真的明白读过的内容。
缺乏理解力背后的真正原因,通常是由于漫不经心所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。
四处漫游的心
【传5:1】你到神的殿,要谨慎脚步。因为近前听,胜过愚昧人献祭,(或作胜过献愚昧人的祭)他们本不知道所作的是恶。
我相信“谨慎脚步”的意思是“别失去平衡或偏离正轨,”由这句话开延伸出,一个人若留意自己所做的事,就能保守自己在正轨上。
我以前也经常心不在焉,我的心必须用纪律来约束才行,这绝非易事,至今我偶尔仍会故态复萌.当我试图完成某个计划案时,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心思意念飞到其他不相干的事情上。我还未操练到可以完全专心的程度,但至少我明白管好自己的心,不放任它随时随地四处漫游的重要性。
韦氏字典对“漫游”(wandet)这个字的定义是:“漫无标地移动、徘徊;无固定方向或步伐地走动;漫步;以不规则的路线或动作前进;迂回……;思考或表达暗昧不清或支离破碎。”
如果你和我一样,有时在教会里听讲道,正当听得入神而且从中受益匪浅时,心思却突然飘走,过一会才惊醒过来,发现自己对于刚才所发生的事一无所知;即使身体仍在教会里,心思却已飘到购物中心浏览橱窗,或飞回家在厨房煮起晚餐来了。
这种心不在焉的现象在与人交谈中也会发生。有些时候当外子戴夫对我说话时,我会倾听一阵子,然后我才会猛然警觉,他说的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。为何如此?因为我放任自己的心思飘到其他的事上。我的身体仍站在原处,看似在倾听,但我的心却一句话也没听到。
过去许多年,当这类的事发生时,我就会假装对戴夫说的话听得一清二楚。现在我会停下来说:“你能不能倒回去再说一遍?我刚才有点心不在焉,根本没听到你说什么。”
我已确信,如果魔鬼使用令我心不在焉的方式攻击我,就表示对方所说的话是我需要听的。
在这个领域里击败魔鬼的方式,是就近取材,善用大部分教会都有供应的录音带。如果你还未学会自我约束,把心专注在讲台所传讲的信息上,那么你应该每周购买讲台信息的录音带,按需要尽量多听几次,以确保吸收了那些信息。
当魔鬼看见你不准备投降时就会罢手。
记住,撒但要你认为自己有心理障碍,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。但事实上,你所需要的只是约束己心而已。别让他逞欲横行。今天就开始“谨慎脚步”,把你的心专注在所做的事情上。你会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。突破积习并且养成新的习惯总是较花时间,但终究是值得的。
怀疑的心
【可11:23-24】我实在告诉你们,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,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。他若心里不疑惑,只信他所说的必成,就必给他成了。所以我告诉你们,凡你们祷告祈求的,无论是什么,只要信是得着的,就必得着。
面对现实后,我发现常听到自己带着怀疑的口气说:“不晓得(Iwonder)。举例来说:“不晓得明天天气如何。”“不晓得该穿什么衣服赴宴。”“不晓得小儿丹尼的报告会拿几分。”“不晓得会有多少人来参加座谈会。”
字典里对于“怀疑”(wonder)的部分定义如下,当名词用时是“迷惑或质疑的感觉”,当动词用时是“充满好奇和质疑”。
我已经学会:与其胡思乱想未知的结果,不如做些积极的事;与其胡乱猜测丹尼的分数,不如相信他会拿到好分数;与其担心赴宴的穿着,不如决定该穿的衣服。与其质疑天气和我所主讲之聚会的参加人数,不如将之交托给神,相信他无论如何都能使万事互相效力。
怀疑令人优柔寡断,优柔寡断会导致迷惑。怀疑、优柔寡断和迷惑,会拦阻人以信心领受神对他的祷告或需要的应允。
请注意,马可福音11章23~24节中耶稣并没有说:“凡你们祷告祈求的,无论是什么,只要怀疑是得着的,就必得着。“相反地,他说:“凡你们祷告祈求的,无论是什么,要信是得着的,就必得着。”
身为基督徒,身为信主的人,我们要相信,不要怀疑!